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7的文章

歆語觀察#1 : Shahar Livne uses waste plastic to create a precious material of the future

Shahar Livne 使用廢塑料來創造未來的珍貴材料 文章連結: https://www.dezeen.com/2017/10/28/shahar-livne-metamorphism-lithoplast-waste-plastic-clay-material-dutch-design-week-design-academy-eindhoven/ Shahar Livne 利用廢棄的塑料製作一種可塑形的黏土,他認為這會是未來所使用的珍貴材料之一,她希望可以顛覆一直以來塑料對於地球的破壞,換個角度去思考,並且珍惜這些珍貴的材料,他預估在未來將會停止塑料的生產,因此他認為現在的廢棄塑料,在未來將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 Shahar Livne 說:在未來,大家都會往垃圾回收場開始深入的挖掘這些塑料,這些將成為一種懷舊且珍貴的材料 。 她開始從荷蘭與以色列的海灘挖掘塑料,他將塑料與礦石還有大理石灰分層堆疊,然後施加熱度和壓力來仿照一個自然的地質過程,即變質作用。這個過程改變了現有岩石的組成,導致其形式和質地發生變化 。 最後成為一種可塑的黏土材料,可以用手揉壓成形。雖然外表會像岩石一樣凹凸,但用水拋光即可平滑 。 Shahar Livne 說:這些材料可能會在幾個世紀內成為一種天然物質。 透過顛覆對塑料作為廉價商品的普遍看法, Shahar Livne 開始討論材料的文化價值和地球適應過多廢棄物的能力。也許這些在未來的價值,就如同黃金或是鑽石般的稀有跟珍貴吧! 我覺得推翻一個大家既有的觀念需要有極大的實驗精神與勇氣, Shahar Livne 完全顛覆我們平常對於塑料的看法,也許我們會把塑料經過清洗再利用,但並沒有去改變它本身的材質,但 Shahar Livne 是完全將他變成另外一個物質,讓它的用途變得更多更廣,而且也變得美麗且耀眼 。 這項研究對於已經遭受嚴重環境汙染的地球,會是改善地球健康的好的開始 。

江一觀察#1: 樂高橋創造新地標

文章連結: http://tokyodesignweek.jp/designboom/art/009719.html          在丹麥的比隆,有一個佔地 130000 平方英呎、以樂高為主題且在當中也用了大量樂高元素的「樂高之屋」,但這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樂高為主題的的建築物。 在瑞典的哥德堡,城市中 Ölvsborgsbron 大橋的橋中柱被塗上了樂高積木的形狀與顏色,遠遠望去如同一根大型的樂高積木立在橋上。                 馬德里藝術家克里斯托·古洛夫在哥德堡 Ölvsborgsbron 大橋的介入藝術,試圖打破原有大橋的龐大、嚴肅和厚重的感覺。通過顏色的增加,古洛夫把大橋的輪廓變得柔和,從而為大橋增添了感性的維度。 橋梁中央橋柱彩繪以樂高作為主要設計概念,加強了空間及視野的寬闊性,從近處和遠處看這個即時地標,色彩繽紛的柱子給結構帶來了輕鬆和一點超現實主義。                 古洛夫的計劃絕非偶然之舉,他的計劃是「讓色彩填滿哥德堡」比賽的一部分,這個比賽旨在讓失業青年參與工作並讓整個城市團結起來。隨著移民數量的增加,瑞典的就業市場趨於飽和,失業率也逐漸上升,作為瑞典第二大城市及瑞典發展領先的城市 之一 ,哥德堡的 失業率也不容小覷。 失業率高企以及移民的融合問題,影響了哥德堡的城市建設以及社會穩定。如何讓青年重拾信心、獲得工作,如何讓因移民增多而離散的城市重新團結, 成為了擺在哥德堡市政府以及市民面前的問題。而“讓色彩填滿哥德堡”比賽正是哥德堡人回應問題的手段。                 通過古洛夫的計劃,參與其中的青年將會接受成為專業畫家的培訓。該項目面向哥德堡市中多個失業率高的去招募青年人。通過計劃的培訓與教育,參與計劃的青年也將試著用繪畫與色彩重振郊區。

珈甄觀察 #2 :Super Local uses waste glass to produce sustainable terrazzo homeware collection

「超級本地」工作室使用廢玻璃製作可永續發展的磨石子系列 居家用品 原址連結點我 文章發佈日期: 16 th Nov. 2017 荷蘭的「超級本地」工作室和一個名為 Zanzibari (非洲坦尚尼亞)小島上的工匠 們合作開發出一組家具用品,該產品使用廢棄的玻璃轉換成磨石子製品。 這是一個名為「 Bottle Up 」的計畫,目標是將小島上的垃圾(玻璃瓶)變成家具、 配件、或建築材料,勝過於進到垃圾掩埋場 。 ﷽﷽﷽﷽﷽﷽﷽﷽﷽﷽﷽﷽﷽﷽﷽﷽ 石子居家 glass to produce sustainable terrazzo homeware collection 。 這個計畫在今年的荷蘭設計週發表了一系列色彩繽紛的磨石子家具,如:有長凳、 桌子、盤子及花瓶;「超級當地」設計師 Luc van Hoeckel 、 Pim van Baarsen 和設 計工 作室   OS ∆ OOS ,  Stone Cycling  and  Klaas Kuiken 組成團隊,並在拜訪了該座位於東非 海岸上的熱帶小島後,他們於 2015 年做了首次發表。 他們意識到島上因為蓬勃發展的旅遊觀光業造成大量的玻璃瓶垃圾,但是卻沒有回 收的配套措施。因此,他們和當地的工作者向旅館收集了大量的玻璃瓶來製作家具。 2015 年發表的產品中,他們將玻璃製成花瓶和罐子。但破碎或骯髒的玻璃瓶很難 製成漂亮的產品(而且回收的效率也不夠高),設計師們想用更有吸引力的方式來 使用廢棄物, 因此開發出了玻璃和水泥混合而成磨石子製品的技術。 第二個系列即是使用磨石子所製成的產品,並且被命名為 Trending Terrazzo ,限 定在島上製作與銷售,因為這項計畫是以創造對當地度假村有用的設計為目標。 Van Baarsen 提及島上有許多飯店從印尼峇厘島進口家具,只因為他們同樣具備小 島風情,但這是個恥辱,小島上的工匠們其實都有很棒的技術可以為飯店製作所需 的傢俱。 現階段荷蘭設計師 Lou van Reemst 發現一種新型的石灰石水泥,它不會在玻璃和 水泥混合時造成變質,因而成為一種更耐用、可以用來製作建材磚的磨石子材料。 這個計畫就如同本雜誌( Deze

珈甄觀察 #1 :Living Light is an off-grid lamp powered by photosynthesis

Living Light 是一盞由光合作用點亮的燈 原址連結點我 文章發佈日期: 15 th Nov. 2017 今年的荷蘭設計週中,該國的設計師 Ermi Van Oers 設計了這一款名為 Living Light 的燈,值得一提的是_它是一盞能夠靠種植植物並自體生成電力的燈具。 其中的原理是設計師利用微生物將植物在行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所生成的化學能量轉換為電流,進而達到發光的目的。因此燈具的系統自給自足,當然也就不用插電,完全的離線 / 離網工作,相當的環保。 目前這項微生物能源的技術也擴大應用於室外的公共空間,她與荷蘭鹿特丹市政府合作,計畫照亮一座公園。設計師受訪時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潛力,路燈可以連接在行道樹上,森林可以成為發電廠,印尼的水稻田可以除了生產糧食之外,還可以為當地居民製造電力。 燈具配置中,植物被放置在透明玻璃的瓶器中,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有機化合物會釋放到下方的土壤室中,再通過 微生物燃料電池 (一種模擬自然界中發現的細菌相互作用的系統)培育出的細菌所分解;如此一來,電力被創造出來並且從土壤中透過電線輸送到有 LED 燈的裝置中,當人們碰觸植物的葉片時,就能啟動光源。 「可持續發展」是今年的荷蘭設計週當中的主題之一,設計師們針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做了許多關於廢棄物、替代性能源的試驗,希望減少地球資源的消耗 Ermi Van Oers 也期待未來類似的微生物能源概念得以發展,進而取代既有的電路系統;他認為身為設計師,其實有很多可以改變現狀的機會。如何以不消耗能源、又能夠增加生物多樣性,並且降低溫氣體排放量,是個很重要的課題。 儘管目前這個燈具只能生產少量的電能,但我認為透過科技的進步以及更多的設計師致力於投入相關開發、設計,並且有更多的人有共識一改過去的生活習慣與觀念的話,這樣的變革必定能慢慢的改善受污染的地球。一切的重點在於人類是否有心,不只是為了下一代,也為了我們所有的生物物種以及地球資源;除了大家減少資源的浪費,並且降低對環境有害的行為之外,在社會上我們各自所扮演的角色 / 職業中,也應該好好思考有哪些可以盡一己之力去做改善的面向。 從事藝術 / 設計 / 創作相關的人,經常被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族群。因為人們似乎只有在衣食無缺之虞,才會有餘暇去

乃丹觀察# 1 Erin Moore的夏威夷小屋專為戶外生活而設計

2017/11/18 網址 https://www.dezeen.com/2017/11/18/outside-house-erin-moore-float-life-outdoors-cabins-maui-hawaii/ Hawaiian cabins by Erin Moore are designed for life outdoors Erin Moore的夏威夷小屋專為戶外生活而設計     總部位於俄勒岡州的建築師艾琳·摩爾(Erin Moore)已經在夏威夷完成了一個熱帶度假勝地,這座熱帶度假勝地包括兩座位於300年前的凝固熔岩層邊緣的涼亭。位於毛伊島的高海拔地區,氣溫比下面的城市要涼爽一些,外屋被客戶用作短時間的撤退。 負責設計和研究的 FLOAT公司 負責人Moore說:“外部住宅是一個生活在外的地方。“兩個小亭子塑造了日常生活的基礎,並構建了與土地的故意關係。” 建築師說:“這個亭子是一個小型的獨立臥室,面向熔岩流向,捕捉日出時的第一縷曙光。” “在那簡短的早晨的陽光下,房間涼爽的陰涼處,白天閱讀和打盹。” 覆蓋在木材和聚碳酸酯,簡單的框架建設有內置的通風口,允許充足的空氣流通。它從四個混凝土塊地面上抬起,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現場的影響。 此外,有蓋的平台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小型戶外廚房,露台和淋浴,所有這些都可以看到太平洋和鄰近的卡霍拉維島。服務亭的結構是由鍍鋅鋼製成,由現場運到現場進行現場組裝。建築師說:“為了與客戶對土地的管理保持一致,展館的設計與地面的連接最小化並且可拆卸。 由於客戶與工地有很長的關係,所以保留兩個展館之間的土地對設計至關重要。因此,空間處於自然狀態。位於南邊的第一個展館包含一張床,一張小桌子和一個閱讀角落。與其他結構相反,這個小屋是完全封閉的。     建築師說:“她對這個地方的最早記憶是爬過現在瀕臨滅絕的威利維利斯附近的熔岩管──歷史上用於獨木舟漂浮的夏威夷樹木。“外部房屋的未建設區域 - 熔岩上的苔蘚,彎曲的岩壁,日益蔓延的馬馬樹 - 是這裡日常生活的精髓,也是客戶最看重的東西。”外屋於2017年1月竣工,榮獲“ 建築聲音”大賽一等獎 ,表彰熱帶群島的優質設計。美國的其他項目還包括一個俯瞰海洋的房屋,人們可以爬上一個起伏的屋頂,另一個坐落在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腳下的小屋。 感想     看完這片報導,

作業繳交提醒

1. [街區踏查] 報告請於12/1前完成 2. [當代設計觀察一] 請於12/1前完成 3. [當代設計觀察二] 請於12/15前完成

期末課程進度updated

第 7 週 10/27/2017 物質文化 n     〈時代裡的物:現代性與自傳〉( Tim Dent ,《物質文化》,第 7 章) 第 8 週 11/3/2017 ★ 社會設計  (I) :客座講者 _ 水越設計/都市酵母設計師侯冠瑜 n    〈對「 2015 臺北設計城市展」的觀察與省思〉(吳靜宜,《設計學報第》, 21(3) ) 第 9 週 11/10/2017 研究生研討會 二、當代設計議題 第 10 週 11/17/2017 ★ 感性設計  (I) :客座講者 _ 承億文旅藝術長黃韋維 n     〈破解五個消費者的感性密碼〉( Marc Gobe ,《感動 70 億人心,才是好設計》,第 1 部 - 節錄) 第 11 週 11/24/2017 感官人類學、感性設計   o     〈從物質觀、技術與飾身角度詮釋傳統與當代金工之傳承與變革〉(李建緯,《藝術學報》, 7 (2) )─范珈甄 n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余舜德,《體物入微》,第 1 章 - 節錄) o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張珣,《體物入微》,第 6 章)─朱秀玲 第 12 週 12/1/2017 感性設計   n     〈情感的多重面貌與設計〉( Donald A. Norman ,《情感@設計》,第 2 章) n     〈愉悅產品之認知與設計特徵〉(蕭坤安、陳平餘,《設計學報》, 15 ( 2 )) o     〈設計的三個層次:本能、行為、反思〉( Donald A. Norman ,《情感@設計》,第 3 章)─洪宛秀 第 13 週 12/8/2017 感性設計   n     〈破解五個消費者的感性密碼〉( Marc Gobe ,《感動 70 億人心,才是好設計》,第 1 部 - 節錄) o     〈升級品牌價值